114學測數A第12題選項分析與解題關鍵
- 耀 黃
- 7月2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數學學習不僅僅是公式和計算的訓練,更重要的是培養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,而這樣的理解,往往成為在學測等大型考試中,突破高分門檻的關鍵。
以114年學測數A第12題為例,雖然題幹涉及物理科知識,探討金屬比例與合金波長的關係,屬於跨科整合的設計,但實際解題時,只要熟悉「數據分析的基本概念」,便能順利作答
114年學測數 A 第 12 題
題幹內容

選項

本題的文字敘述較多,但只要耐心閱讀並理解題意,便會發現考察的內容非常基本,主要著重在當數據進行「伸縮與平移」時,平均數、標準差、相關係數、迴歸直線的係數的變化情形。

在(1)(2)選項:掌握題意中的數量關係,便可快速判斷。
在(3)(4)選項:只要理解數據伸縮與平移的概念,便可正確解題。
第(5)選項:是評量對「二維數據的迴歸直線」的理解,重點在於,迴歸直線是為了讓誤差最小化,所以新增的點剛好落在迴歸直線上,不會對原本的迴歸式造成影響。

【有趣的選答現象】
從大考中心公布的各選項答題比例來看,這一題有個特別之處,第(4)選項中,低分組考生的選答比例竟然高於高分組。這違反了常見的趨勢,通常高分組在正確選項的選答比例會高於低分組
選項 | 1* | 2 | 3* | 4* | 5* |
全體考生 | 0.5 | 0.58 | 0.58 | 0.45 | 0.68 |
高分組 | 0.62 | 0.55 | 0.61 | 0.38 | 0.70 |
低分組 | 0.43 | 0.58 | 0.59 | 0.49 | 0.64 |
這現象可能原因,是 第 4 選項有快速的解法 ,若學生結合第(1)(2)選項訊息,使用代數變換,便可推導出 v = au+b的形式,其中 b = 2.09 正好與選項相符。
然而,這背後其實涉及到「矩陣單元中的線性變換」概念。部分考生可能只是單純嘗試將 x,y代換成 u,v後,發現剛好與選項吻合便選答了,但卻未真正理解背後的數學原理。因此,第(4)選項的鑑別度反而下降,出現「低分組在正答比高分得厲害」的有趣現象。

這提醒我們,學習數學不要只會背公式,更要理解背後的數學概念,當面對文字冗長、跨科整合的題目時,對數學概念有深刻理解,往往才是真正拉開分數差距的關鍵。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