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學校跳過不教的學習隱憂

  • 作家相片: 耀 黃
    耀 黃
  • 11月2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近日我們接獲部分私中學生的反應,指出學校的數學或自然老師會選擇「不教某些單元」,而理由竟是「會考不考」或「月考不出」。對此,我們必須嚴正地說,這樣的做法,對孩子的長遠學習非常不利。

在黃耀數學,我們秉持專業的教育理念,依據 108 課綱的規範,照課本內容完整授課。我們深知:每一個單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們彼此環環相扣,共同構成孩子完整的學科思維。


迷思一:會考不考證明題、作圖題,所以「推理證明」或「尺規作圖」不用學?


我們以國中數學第五冊 3-1〈證明與作圖〉為例。孩子總會有這迷思,「會考只考選擇題,不考證明、作圖題」,所以不用學這單元。但事實是:


  1. 非選擇題的本質就是證明

    會考的非選擇題(高達 6 分),幾乎每年都以「說明理由」來替代「證明」這兩個生硬的字。它評量的正是學生如何從已知條件,以合理、適切的方式,一步步說明道結論,這其實就是推理證明的核心。

  2. 關鍵 6 分,差之千里

    這 6 分的差距有多大嗎?在頂尖的競爭中,這 6 分往往就是「A++」與「A」的分水嶺;對於中上程度的學生,也可能是「A」與「B+」的差距。這樣您還覺得推理證明不重要嗎?


迷思二:只要刷題背題型,就能應付大型考試?


有學生會認為,只要不斷刷題、背下題型,就能應付考試。然而,在「推理證明」這單元,主要在訓練孩子「如何從已知條件,找出通往目標的解題思維」。如果學生缺乏這類的思維訓練,只靠死記硬背,即便僥倖考上明星高中,在面對高中更抽象、更複雜的數學(如函數、平面向量、三角函數、空間幾何)時,將無法跟上同儕。基礎沒有打好,在高中絕對不是靠刷題就能拿到分數的。

總結來說,孩子的學習不是只為了學校的段考,更不是只和同班同學比較。他們要面對的是整個考區、甚至是全台的競爭。任何章節的「跳過」或「刪減」,都是在孩子紮實的邏輯地基上挖洞,看似省了短期力氣,未來卻要花加倍的代價才能補上。

黃耀數學相信,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「教完」,而是要協助孩子建立「環環相扣的觀念架構」 ,讓孩子真正看見知識的全貌。與此同時,鍛鍊學生「嚴謹的邏輯推理技能」, 這項技能,不僅是為了拿下會考非選題的關鍵分數,更是他們未來在高中、大學面對更複雜問題時,能夠自主思考、分析並解決問題的核心武器。我們深信,專業與堅持,才是對孩子最負責任的教育。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